2025-10-27 18:08:09
1442

德国 K 展,即德国杜塞尔多夫国际塑料及橡胶博览会,K 为德文 “KUNSTSTOFF(塑料)” 和 “Kautschuk(橡胶)” 的缩写。作为国际橡塑工业界的 “奥运会”,K 展每三年举办一届,旨在为行业留出充足研发周期,确保每届展会都能呈现突破性技术与解决方案,稳固其全球橡塑创新标杆地位。而亚洲橡塑盛会 CHINAPLAS 采用一年一届的周期,则折射出中国及亚洲橡塑行业日新月异的发展节奏。
一、K 展核心亮点:特色专区与观众结构

K 展的特色专区设计极具行业价值:
“橡胶街”(弹性体领域)聚集 210 余家展商,实现橡胶与弹性体资源集中对接;
“初创企业区” 吸引 120 余家创新机构,展现行业新生力量;
“科学园区” 展示高校前沿研究成果,搭建 “科研 - 产业” 转化桥梁,这正是国内产学研体系迫切需要的合作模式,也为雅式展等国内展会提供了借鉴方向。
从观众与参展商结构来看,本届 K 展观众总数虽较前两届略有下滑,但中国观众达 6300 名,规模依然可观;中国参展商数量达 607 家(占比 18.5%,排名第二),其中大陆 461 家、香港 115 家、台湾省 31 家,仅次于主办方德国(807 家,占比 24.7%)。多数中国企业集中于 7 号馆形成产业集群,涵盖高分子材料、回收设备、智能制造等领域,展现 “技术输出” 转型态势。
二、参展商亮点:国际巨头与国内力量

1、国际巨头:聚焦新能源与可持续
巴斯夫(BASF):延续七十余年参展传统,以 “材料、创新、共创” 为核心,派出高性能材料、单体、塑料添加剂等六大团队,打造行业交流枢纽;
沙比克(SABIC):重点展示电池及新能源汽车相关方案,推出电池包防护无卤阻燃材料、长玻纤增强陶瓷化耐烧蚀 PP 外壳样板,主打 “轻量化 + 安全” 双优势,契合新能源行业需求;
科思创(Covestro):联合中国车企蔚来推进汽车塑料闭环回收,蔚来 “萤火虫” 车型摄像头罩盖采用 50% 消费后再生 PC 材料,落地可持续应用;
世索科(SYENSQO):展示激光焊接 PPA 材料在新能源电机的应用,为电机 “高压化、高速化、小型化” 提供高效冷却方案(该企业由原索尔维特种聚合物业务拆分成立,2024 年底官宣中文名)。
2、国内展商:技术突破与国际化布局
万华化学:以 “Innovative Solutions for a Sustainable Life” 为主题,展示汽车、医疗等高端领域材料创新及可持续战略;
金发科技:围绕 “SHAPE A SUSTAINABLE FUTURE”,覆盖特塑、生物材料、新能源等领域,其欧洲总部位于威斯巴登,德国、西班牙工厂已投产,波兰工厂建设中,从 2007 年首参 K 展到如今全球化布局,见证中国企业转型;
会通股份:首次亮相 K 展,以 “专业・创新・高效” 为核心,展示汽车、消费电子、绿色循环领域前沿材料;
联欣环保(LXBIO):携自主研发二氧化碳基塑料 PPC-P 参展,该材料兼具阻隔性、耐水耐热性,获工业与家庭堆肥双认证,适配食品包装、3D 打印等场景;
金纬机械:展出多套先进挤出装备,提供细分领域定制化解决方案,同期德国考特斯工厂举办开放日,深化全球服务能力;
伯乐塑机:以 “轻量化专家” 为定位,推出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成型技术,实现 “以塑代钢” 的轻质、高强度需求,平衡效率与成本。瑞道化工:聚焦 “高端塑料改性核心需求”,重点展示四大阻燃剂、尼龙成核剂和高温抗黄变剂等核心产品系列。其中,四大阻燃剂覆盖无卤、卤锑、磷系、成炭型等主流体系,可精准适配新能源汽车电池包、电子元器件、家电外壳等场景,提供 “阻燃 / 成核 / 抗黄变体系定制 + 工艺优化” 技术支持,帮助国内企业对接欧美环保认证(如 RoHS、REACH)要求,成为 “高端改性材料本土化供应” 的关键桥梁;
三、中国橡塑行业的未来思考

1、从 “规模扩张” 到 “质量突围”
中国橡塑企业需跳出产能过剩怪圈,加大高性能材料与智能制造投入,渗透行业金字塔顶端。当前 PEKK/PEEK/PPS 等特种工程塑料领域已有突破,如万华 PSU、沃特 PPA、君华 PEEK 等,但仍需持续深耕,将 “副牌、回料加工” 升级为 “特种材料自主合成与改性”。
2、破解 “产学研转化” 难题
需打破国内校企合作壁垒,基于真实市场需求设定项目目标,推动高校科研成果落地。避免 “学术空转” 与 “企业创新无援” 的双向困境,借鉴 K 展 “科学园区” 模式,搭建高效转化平台。
3、企业定位:巨头全球化与中小企业 “专精特新”
头部企业:需对标巴斯夫、科思创等国际巨头,强化全球服务能力,在树脂聚合、基础原料、大型设备领域 “做大更做强”,打造全球化竞争力;
中小企业:应扎根细分赛道,走 “小而精” 路线,参考日本井上石灰 “单一产品做到无可替代” 的模式,聚焦大企业忽视的小众领域,形成差异化优势。
4、正视差距,坚持长期主义
欧美企业的行业地位源于几代人积淀,中国橡塑行业需正视差距,更要解决 “企业传承” 与 “长期主义” 问题:避免传承中的权力斗争、盲目扩张、同质化价格战;多投入技术沉淀、协同创新,通过差异化价值创造突破。当前中国在绿色能源、新能源汽车等高端应用场景的领先优势,正为橡塑行业提供 “从跟跑、并跑到领跑” 的契机。

中国已从 “橡塑消费大国” 迈向 “创新导向型国家”,随着 “中国方案” 在全球产业链中角色深化,未来全球橡塑行业的前沿技术与应用将向亚洲汇聚,中国有望成为行业发展的核心舞台。
无论你是做出口产品想破环保壁垒,还是做高端制造要升级阻燃性能,瑞道化工能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
下届展会时间:2028年10月
展会地点:德国 杜塞尔多夫
展会行业:塑料橡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