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为何总能重返时尚舞台

2025-10-01 20:15:25

568

在为其新书《复古珠宝现代指南》(ACC艺术图书公司将于10月28日出版)进行研究时,珠宝作家兼历史学家贝丝·伯恩斯坦深入探索了1930年代至1980年代初兴起的珠宝风格。她发现珍珠在过去一个世纪里经历着无可否认的循环:"它们总是在时尚浪潮中起伏,"伯恩斯坦向《JCK》杂志坦言。

"二十年前,珍珠被视为学院风的象征,或是祖母辈的配饰,"她解释道,"2008年左右,像丹麦设计师莱内·维布这样的人开始用珍珠进行前卫创作,但起初无人理解。这些设计虽未获广泛认可,却充满新意。如今珍珠再度成为设计师的宠儿,而上一次它们被广泛推崇还要追溯到1950至1970年代——迪斯科风潮来临之前。"

《复古珠宝现代指南》封面

鉴于Z世代对二手奢侈品的偏爱,昔日的珍珠设计正重获当代魅力。伯恩斯坦在回溯上世纪各年代风格时,特别勾勒出珍珠流行度的变迁史及其对女性时尚的影响。她将这本新作视为前作《古董珠宝现代指南》的姊妹篇。

"1940年代因战争影响,半宝石和人造宝石更常见,珍珠(以及红宝石、蓝宝石和祖母绿)难以获取,"伯恩斯坦指出,"大型珠宝商专注于黄金或三色金设计,在黄金材质与克拉搭配上极尽巧思,但珍珠首饰确实鲜少问世。"

1950年代这种情况得以改变,新原料的供应加上战后乐观主义精神,促使珠宝商重新聚焦珍珠。

"战后人们开始重新订婚结婚,年轻夫妇迁居郊区,形成了典型的郊区生活方式,"伯恩斯坦描述道,"象征女性家庭生活的大型挂饰和手链应运而生。随着郊区鸡尾酒会的流行,鸡尾酒戒也开始风靡。"

这也是珍珠闪耀银幕的黄金时代,顶级女星的佩戴为宝石注入优雅光环。

"1950年代的格蕾丝·凯利是所有女性的时尚偶像,"伯恩斯坦说,"她是珍珠的最佳代言人,无论在电影还是生活中都常佩戴。影星始终引领着女性风潮。1960年代《蒂凡尼的早餐》中的奥黛丽·赫本,以及始终珠光宝气的杰奎琳·肯尼迪,都在延续这种影响。"

从1950年代到1970年代末的近三十年间,在大卫·韦伯、维杜拉等设计师的推动下,珍珠始终在当代珠宝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

"但1980年代珍珠再度式微,"伯恩斯坦分析道,"重返职场的职业女性追捧阿玛尼、卡尔文·克莱因等品牌的大垫肩服饰,宝格丽、玛丽娜·B、帕洛玛·毕加索设计的粗犷项圈与可替换珠宝更符合时代精神。那是黄金的天下,珍珠难得一见。"

此后珍珠的叙事持续流转——从1990年代中期因雷内·罗素主演电影《锡杯》带火的珍珠项链风潮,到当下跨性别的广泛接纳,经典珍珠始终延续着它的传奇。"当代珠宝设计师正从复古设计中汲取灵感,"伯恩斯坦总结道,"而当你凝视复古美学,珍珠永远熠熠生辉。"

顶部图示:苏珊娜·贝尔佩龙约1932-194年设计的复古珍珠钻石项链,收录于《复古珠宝现代指南》(图片由ACC艺术图书公司2025年授权提供)

本资讯是由“中欧世界展会网”工作人员翻译整理,我们一家汇集全球展会时间地点资讯的服务平台,为客户提供:展位预定,参观服务,设计搭建等服务,欢迎您的来电:400-837-8606 (24小时)接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