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想象之力驱动的协作机器人

2025-10-29 19:04:16

2200

加州大学丹尼斯·洪教授在主题演讲《机器演绎:不为工作而生,为奇迹而造》中指出,正如众多展示所预示的,未来我们将持续沉浸在科技奇迹之中。

杭州展会的亮点之一当属RoboSense的机器人视觉之眼(AC2)。这款相机已超越传统传感器范畴,堪称“第六感”。其直接飞行时间技术即便在强光与动态场景下,也能实现毫米级精度的三维成像。开发者宣称它能赋予机器“类生物感知能力”——这并非营销噱头。未来,机器人视觉之眼将让机械臂、自动驾驶汽车和服务机器人不仅能观察环境,更能真正理解环境。

以想象之力驱动的协作机器人

兼具细腻触感的人工智能

在IROS 2025的多场工作坊中,“理解”成为核心议题。通过多模态学习系统和“人在回路”训练,机器人不再单纯学习动作,而是掌握完整概念体系——它们融合视觉、语言与触觉信号,从容应对工业场景与真实生活的双重挑战。无论是打开难拆的药瓶包装,还是按成熟度分拣水果,这些都不再是人类专属技能。而这项看似平凡突破背后的巨大潜力,正是杭州会议的核心议题。

摒弃机械思维的机器人

IROS 2025展示的社交导航技术令人惊叹。小米团队演示表明,相较于仅因安全考量僵化避让的服务机器人,能预判人类移动意图的模型更显共情力与礼仪风范。实际运行中,这类机器人会短暂停顿并优雅绕行,既保持安全距离又不失亲切感。该系统基于RGB-D传感器和开发者称为“主动风险评估”的模块,预示着机器人交互的未来不仅高效,更将充满同理心——或至少展现如此特质。

科研与应用的深度融合

IROS 2025清晰展现了一个稳定趋势:机器人正加速走出无菌实验室,在农业、物流、应急救援及医疗等领域承担人类赋予的使命。随着对AI同事胜任力的信任度持续提升,智能机器正全面融入现实环境。其中医疗领域的“连续体机器人”尤为瞩目,其柔性可弯曲结构取代传统刚性关节,在外科手术中展现惊人潜力。

具备自愈能力的机器人

鉴于这类仿生软体机器人虽在手术室表现出色却更易受损,布鲁塞尔自由大学的布拉姆·范德博格特在IROS 2025展示了具备自愈功能的机器人。“技术进步使它们能自我修复,显著提升耐用性与服役周期。这项创新不仅提高可重复使用性,更采用生物基材料实现回收利用——为可持续发展作出重要贡献。”范德博格特在主题演讲中强调,“突破性成果包括集成传感器的自愈机械爪,不仅能检测损伤还可主动修复。我们正持续推进技术转化,计划成立深度科技公司Valence Technologies,致力于推出自密封吸盘及自愈合自行车胎、汽车轮胎。”

从语义理解到安全自治

德国计算机科学家、慕尼黑工业大学机器人与人工智能亚历山大·冯·洪堡教授安吉拉·P·舍利希在杭州主题演讲中表示,基础模型与大规模学习正重塑机器人技术范式。如今机器人可通过语言、视觉演示进行编程,取代繁琐的手写代码。但舍利希指出,这种新范式引发核心议题:如何在开放动态环境中确保安全?为此她展示了最新研究成果——将语义理解、生成式控制策略与安全关键控制框架相结合。案例如:运用扩散模型与人类运动预测实现人群安全导航(类似前文小米服务机器人),操作任务的语义安全过滤,以及内置保护机制的自然语言集群控制。“这些成果既彰显AI规模化应用于机器人领域的新机遇,也揭示了相应挑战。”舍利希最后提出了以人为本环境中可信、可扩展、安全自治系统的发展路线图。

本资讯是由“中欧世界展会网”工作人员翻译整理,我们一家汇集全球展会时间地点资讯的服务平台,为客户提供:展位预定,参观服务,设计搭建等服务,欢迎您的来电:400-837-8606 (24小时)接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