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申请之王新动态

2025-09-05 16:13:39

2962

在2025年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萨克森-安哈尔特与图林根高校联合展区中,伊尔梅瑙理工大学首次展出两项面向未来自动驾驶的创新技术,以及两种引领能效与智能移动通信网络的突破性解决方案。由图林根高校专利管理中心(驻于伊尔梅瑙理工大学PATON州立专利中心)同步呈现该校科研团队的其他发明成果。该校专利申请量位居全国之首:德国没有哪所高校的人均专利数量能超越伊尔梅瑙理工大学。所有展品将于2号馆C16"未来研究"展位亮相。

为未来自动驾驶车辆装上"眼睛"

专利申请之王新动态

实现自动驾驶的必要前提是车辆能完整精确地感知环境。唯有如此,车辆才能"理解"交通状况并选择最优安全路线。但车辆视野存在局限,这在交通高度自动化及复杂地形路况下尤为关键。伊尔梅瑙理工大学在2025汉诺威工博会上推出的两项展品,通过为未来自动驾驶车辆赋予"双眼"攻克这一难题:一款充当外部传感平台、辅助车辆在崎岖地形行驶的无人机,以及一套用于人行道移动自主机器人的人工智能感知软件。

获专利的无人机辅助方案

当自动驾驶车辆行驶于非铺装路面(如建筑工地、农田或完全陌生地域)时,及时获取精确地形信息至关重要:障碍物位置何在?路面材质如何?是否存在泥泞或结冰?为检测车辆前方道路的所有参数,系统与软件工程及控制技术领域的研究团队开发出这项获专利的无人机辅助方案。搭载激光雷达传感器与计算机的无人机以恒定高度在车辆前方飞行,实时识别行进路径中的障碍物、测量路面轮廓,并将数据同步传输至车辆。这使得车辆能及时避障,根据路况变化调整悬挂系统或防抱死系统,并相应进行制动或加速。

救援与防灾车辆的辅助利器

该项由智能车辆系统研究小组的Viktar与Aleksandra Beliautsou领衔开发的技术诞生于伊尔梅瑙理工大学信息学与自动化学院:"该无人机可应用于救援或防灾车辆辅助系统。根据地形与任务范围,可通过增配摄像头、传感器或测量设备调整无人机负载,利用数学模型计算所需电池续航与规格,甚至实现多机协同作业。"

兼具主动与被动行为的机器人

同场亮相的还有一项获专利的未来自动驾驶解决方案:用于人行道自主机器人的人工智能感知软件。该软件基于自主开发的算法,作为核心感知控制系统精准捕捉交通状况与环境,使机器人同时具备主动预判与被动响应能力。与普利教授共同开发该技术的Qais Yousef阐释其核心优势:"同类系统仅通过模式识别分析行人运动轨迹,而我们的系统还能解读面部表情,实时预测行人意图。这使得机器人可提前调整路线,避免紧急制动。"该软件的另一创新在于早期环境识别与响应能力:"我们为机器人赋予双眼:通过2D摄像头,软件能分析理解整个环境——包括人行道材质、天气状况与光照变化,并借助数字zoom实现远距离响应。"

配送机器人、步道清洁机器人与辅助机器人

该软件已具备与交通信号灯通信的能力,并能评估人工智能预测结果的可信度。这确保了在行人环境中安全高效的导航,使机器人能沿优化路线更快完成任务。其应用场景包括快递配送机器人、人行道清洁机器人以及视障人士辅助机器人。

面向工业的高性能节能移动网络

实现自动驾驶与互联驾驶,以及自动化高效生产流程的核心前提是强大稳定的移动网络。因此伊尔梅瑙理工大学在本届汉诺威工博会上还展示了节能智能型专用移动网络(即园区网络)的开创性创新成果。这些按用户需求定制的网络将在未来6G标准推广中扮演核心角色。

无缝集成新型移动通信技术

集成通信系统学科带头人Andreas Mitschele-Thiel教授带领团队在6GCI项目中构建了5G+园区网络,作为自动驾驶系统、工业自动化与增强现实应用的研究平台。借助意图网络等智能网络技术,可实现直观自动化网络控制。运营商可用自然语言表述需求,系统将自动执行、监控性能并自主调整。结合推动供应商中立标准化网络架构的开放无线接入网(ORAN)——该技术将在未来6G网络中发挥关键作用——运营商可无缝集成新型移动通信技术,不受日益增长的系统复杂性制约。这为工业领域多样化应用提供了强大灵活的网络支持。

网络能耗优化方案

通过节能应用(ES)-xApp/rApp同步实现了网络能耗优化。无线接入网络连接智能手机、汽车及工业联网设备与核心网络,其能耗占移动通信基站总耗电量的三分之二以上。该创新软件应用实现了ORAN架构5G园区网络的能效运营,依托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技术实时分析调控网络运行,精准调节或关停网络组件,同时保障服务质量不受影响。

本资讯是由“中欧世界展会网”工作人员翻译整理,我们一家汇集全球展会时间地点资讯的服务平台,为客户提供:展位预定,参观服务,设计搭建等服务,欢迎您的来电:400-837-8606 (24小时)接听!